自密实混凝土的粒径范围通常在5mm至20mm之间。这一范围的选择是基于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的综合考量,以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自密实性和强度1。在实际应用中,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,粒径可以进行微调。例如,对于结构紧密的竖向构件、复杂形状的结构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工程,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6mm。
流动性:适当的石子粒径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,使其更好地填充模板和钢筋间的空隙,从而达到自密实的效果1。
强度:合理的石子粒径分布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。粒径过大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空隙增多,降低强度;粒径过小则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,同样不利于强度的提升1。
在选择自密实混凝土石子粒径时,应综合考虑工程要求、材料性能以及骨料类型、性质等因素。建议通过试验确定最优的石子粒径方案,以确保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满足工程要求。同时,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石子粒径,避免过大或过小的石子混入混凝土中,影响工程质量12。